夏季,是指從立夏之日起,到立秋之日止,期間包括了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等六個節(jié)氣。在一年四季中,夏季氣候最為炎熱,室內外的溫度急劇升高,人體內的陽氣在這個時候也最為旺盛,如此內外“夾攻”,人體內的“火”自然無法不旺。再加上心是對應夏季的,因此夏季容易滋生心火,讓人心煩意亂、口舌生瘡、難以入眠。由此可見,夏季應當注意養(yǎng)心安神、清心去火,才能及時消除不適,預防更加嚴重的疾病。
那么,夏季應當如何從飲食上做好自我調養(yǎng),以達到養(yǎng)心、降火的目的呢?
第一,應多吃含水分較多的蔬菜和水果
夏季心火旺盛的人應當吃些含水量大的蔬菜和水果,這一方面可以起到利尿清熱去火的目的,也能補充身體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水分。適合夏季去心火食用的蔬菜水果有西瓜、甜瓜、草莓、蘋果、甘蔗、枇杷、桃、獼猴桃、檸檬、橙子、柚子、黃瓜、冬瓜、綠豆芽、茄子、蓮藕、西紅柿、油菜、紫菜、草菇、香蕉等,這些蔬菜、水果富含營養(yǎng),容易消化吸收,對身體很有好處。
不過需要提醒的是,如果本身腸胃功能就不好,那么就不能因為貪涼而多吃冰鎮(zhèn)的水果,以免加重腸胃不適。另外即使腸胃功能健全,也不能過量食用寒涼的水果,否則也會引起消化不良、腹瀉等癥。
第二,應多吃些苦味食物
中醫(yī)認為,苦味食物可入心經(jīng),起到降泄心火、安神消暑的功效,像苦瓜、苦菜、萵筍等苦味食物以及茶、咖啡、啤酒等帶有苦味的飲料都很適合在夏季食用,可有效緩解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煩、失眠、口渴、口苦、口瘡、小便短赤等癥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醫(yī)所說的苦味并非僅僅指味道苦澀,比如苦瓜、苦菜、萵筍、蓮子心等都是味道苦澀的食物,而芹菜、絲瓜、馬齒莧、荸薺等味道雖不苦澀,在中醫(yī)里面卻也屬于是苦的范疇,也能起到降火的作用。
吃苦味食物雖可以幫助清瀉心火,但也不能過量食用,否則會損傷脾胃、耗傷陰液,特別是那些本來就屬脾胃虛寒或陰虛體質的人,食用大量苦味食物反而會損傷健康,導致嘔吐、腹瀉等,因此要注意減少食用量。
第三,學會科學地補充水分
多喝水對去心火是很有幫助的,特別是在天氣炎熱的時候,還可以適當喝一些清熱消暑的菊花茶、綠豆湯、百合湯等,為身體補充水分。
不過夏季補水不可盲目。有的人習慣在出汗后大口牛飲,一次性喝下大量的水,這樣會增加胃的負擔,還會影響心臟功能,導致胃下垂、腳腫、氣急等。另外,很多人選擇用果汁、碳酸飲料來補水,但這些味道可口的飲料因為含有化學原料或過高的糖分,對人體有很多害處,遠不如白開水的補水價值好。所以夏季補水最好選擇干凈的溫白開水,而且不要喝得過多過快,要小口淺酌,每天補充1000毫升左右即可。
第四,不宜食用過多冷飲、冰品
夏季天氣炎熱易上火,人們大都喜歡吃冷飲、冰品來消暑去火,但是吃冷飲并不能達到清火的目的,而是把火包進身體里,造成內熱積蘊,反而會加重上火的不適。不僅如此,冰冷的食品還會刺激脾胃,引起惡心、嘔吐、腹瀉,嚴重時可能導致胃出血。特別是脾胃功能尚未發(fā)育完全的小兒和脾胃功能日漸衰退的老年人,如果過量食用冷飲、冰品,對腸胃的損傷就更加嚴重。所以冷飲、冰品要適量少吃,不能過量,想要清心去火還是要以補水、吃新鮮蔬果為主。